罪犯赵某,2018年到贵港监狱服刑。初到监狱,生性敏感、性格孤僻的他对新的环境产生了抵触心理,对周围充满戒备,常因琐事与人争执,多次因违反监规受处罚。
接二连三的处罚,让赵某心中产生积怨,他固执地认为是警察针对他,因此消极改造。如何才能让赵某拆掉“心墙”卸下戒备?监区为此召开会议研究制定教育改造方案。
监区警察经常与赵某进行谈心谈话,通过交流,了解到赵某对亲情有着很深的渴望,但自责与愧疚让他无法面对家人,只能把那份思念埋藏心底。监区经过分析研判,决心帮助赵某解开心结。
经多方协调,监区警察终于与赵某的亲人取得联系,并为赵某开通亲情电话。“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”,听到父母在电话那头的问候,赵某哽咽了。
一通电话,成为撬动“心墙”的“松动砖”,亲情感化成为赵某积极转变的最大动力。
拆掉隔阂的“无形墙”
为了进一步缓解赵某长期压抑的情绪,提升与人交流的主动性,监狱专职心理咨询师对赵某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辅导。面对心理咨询师的关心,赵某一口气将内心想法倾诉出来。
“我被关押在离家这么远的地方,刑期还这么长,这日子是看不到头了……”
监狱心理咨询师认真倾听赵某的诉说,待赵某情绪逐渐平稳后,咨询师询问其与亲人的关系。提起亲人,赵某的眼眶红了,低声讲述年迈的父母帮照看儿子的艰辛,同时也因为自己无法尽孝道而感到愧疚。
心中那道无形的“墙”在哽咽声中逐渐坍塌,赵某的心结慢慢打开,逐渐能够听得进警察的教育,对自己的之前所犯的错误有了正确认识。
种下新生的“希望树”
心理咨询师及时向监区领导反馈赵某的情况,与监区教育转化攻坚小组共同商讨,量身定制教育转化方案。
在平时的改造中,监区警察密切关注赵某的表现,对其做得好的方面及时表扬,给予正面支持。在心理辅导过程中,管教警察留意到赵某对音乐比较感兴趣,于是从监内教学楼找来音乐器材,一把吉他成了他的“改造之友”。音乐带来的快乐,让原本沉默寡言的赵某慢慢变得开朗健谈,在与他人沟通过程中找到自我价值,提升自我认知。
一个多月后,赵某主动提出预约心理咨询师。再见咨询师,赵某主动提及自己近期的改造情况和思想变化。
“警官,近段时间来,我感受到了监区警官对我的关心,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。当时我真的就是钻牛角尖了,怎么都想不通,走不出来,要破罐子破摔的时候,你们用心开导我,把我从混沌中拉了出来,让我重新找回了方向。”
“现在我也想通了,路是要靠自己走的,只有踏实改造才是正道,我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期望。”
在监狱警察用心用情的教育感化下,如今的赵某对未来充满了信心,对服刑改造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规划。
来源:贵港监狱
编辑:黎毅浩、刘杨威
校对:倪 哲、蒋郅凡
一审:范小香、倪小兰、童团结
二审:孔 莉
终审:黄 捷
文件下载:
关联文件: